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防邪反邪  >  地方动态 > 正文
安徽芜湖:织密反邪“民心网” 文化浸润守安宁
精准祛除邪魔 守护万家灯火——全国反邪教宣传亮点展示
时间:2025-08-06
字体:

【编者按】今年以来,针对邪教组织暗中向我高校、农村地区渗透,网上活动也日趋隐蔽频繁的情况,各地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群防群治新路径,围绕邪教人员可能接触辐射到的“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反邪教宣传,打造了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反邪教宣传产品,建设了一批多元场景的反邪教宣传阵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的反邪教宣传活动,实现了反邪教宣传工作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有力提升了宣传工作的精度和效果。为展示好各地成果,即日起,中国反邪教网及其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推出“精准祛除邪魔 守护万家灯火”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冬瓜西瓜哈密瓜,落入邪教是苦瓜”“公鸡母鸡三黄鸡,邪教套路要警惕”……这些俏皮的顺口溜,出现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反邪教宣传示范农贸市场的每个摊位前。诙谐幽默的表达,时不时引起前来买菜的市民驻足观看。

▲芜湖市鸠江区银湖反邪教宣传示范农贸市场

如此充满烟火气的反邪教宣传场景,让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反邪教知识变得活泼有趣起来,也让防邪意识如春风化雨般渗透进城市每一寸肌理,这也是芜湖市创新反邪教宣传传播方式的一个生动缩影。

当反邪知识遇上市井智慧,“大水漫灌”转为“精准滴灌”,芜湖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整合资源力量、锁定宣传范围、运用分众互动、打造专属品牌,织起一张覆盖全域、深入民心的立体式反邪教防护网,让科学理性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为守护市民的精神家园筑起坚实防线。

拓宽场景 让防邪知识“日用而不觉”

在赭山公园反邪教主题公园的“九九老年园”,几位银发老人围坐在“反邪翻翻牌”前,轻点手机参与反邪知识竞答。

“以前发传单我们老花眼看不清,现在动动手指就能答题,还能领奖品,有意思!”一位老人说。

根据不同受众,主题公园中还设有“三八妇女园”和“六一儿童园”,三个分园精准聚焦老人、妇女、儿童这三个邪教易感人群。从林荫步道旁的反邪书法展,到特色长廊的案例展示墙,再到广场上的反邪飞行棋,反邪教宣传元素随处可见,与群众健身锻炼、文化休闲融为一体,褪去了传统说教的生硬刻意。

这样设计精巧的反邪教主题公园在芜湖市一共有46座。市民不仅能在游园过程中轻松学习反邪教知识,还可扫码参与“公园寻宝”活动,让休闲时光成为一堂趣味十足的防邪教育课。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智慧,在芜湖市的反邪教宣传阵地随处可见:

烟火气十足的菜市场成了防邪前哨。全市17个反邪教主题菜市场将俏皮标语印上摊位围裙、收款牌,摊主既是经营者更是防邪“哨兵”。在季度评优奖励摊位租金等举措的激发下,摊主们自2024年以来已累计提供有效线索63条,5条经查实后及时阻断邪教渗透。市民们都说,买菜买出了满满的安全感,让邪教这种平时不容易被发现的危险无处可藏。


守护学子的“无邪”青春也是芜湖市关注重点。 每年9月是“反邪教集中宣传月”,《反邪教开学第一课》筑牢了校园清朗的第一道防线,展板进校园、讲座进校园、主题墙(板)报比赛、演讲比赛、“拒绝邪教”签名承诺等439场专题活动纵贯全年,为莘莘学子的成才之路保驾护航。

▲反邪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

现代感满满的科技馆也解锁了反邪教的新玩法。孩子们在馆内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玩起了“挥锤打邪教”游戏,轻轻松松拿捏反邪教知识。由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各种反邪教主题手绘作品,更成为用童言童语击退邪教的有力武器。


文化破壁 非遗新生讲述反邪故事

在坐落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反邪教文创中心,国家级非遗——“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创新成果展、芜湖市首届反邪教文创作品设计大赛优秀获奖作品展连台上演。铁画大师邢后璠亲手锻制的反邪教主题作品《弘扬正道》轮廓遒劲,让观者感慨“铁画千年不腐,反邪意志更要代代相传!”

▲反邪教非遗铁画

为拉近和群众的距离,文创中心还结合钟馗及芜湖“中江塔”元素,特别设计了芜湖市专属的反邪教IP形象“无邪小金刚”,一经推出便深受粉丝喜爱。“以前发传单常被当广告扔,现在孩子们追着要‘无邪小金刚’的贴纸。”中心工作人员笑言。

▲无邪小金刚

据了解,文创中心成立以来,已制作反邪教工作纪录片、反邪访谈片、新春贺岁片、动画宣传片等视频短片30余部,数字插画、反邪宣传漫画、宣传册10余套,设计制作反邪文创产品60余种。《开学第一课》反邪教警示宣传教育动画片面向全安徽省中小学师生进行展播;原创微电影《重逢》被评为2024年安徽省青少年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法治微视频类一等奖。

▲原创反邪教警示教育片

从铁画蔓延开去,无为鱼灯舞动在社区广场,鱼身鳞片刻满反邪标语,让传统非遗在反邪主题中焕发新生;两届“反邪教创意设计大赛”吸引近万幅作品参赛,网络点击量破2亿次。

▲芜湖市反邪教作品创意设计大赛

反邪教文创中心新推出的“屏鸽”“安仔”“虎宝”与“无邪”组成IP平安天团,在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引发市民打卡热潮;反邪主题黄梅戏唱进乡村大舞台,取材真实案例的广场舞在社区巡演,“反邪春联”在佳节时飞入寻常百姓家……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正日益成为芜湖反邪教工作的一张亮眼名片。

▲ “平安天团”深受群众喜爱

精准触达 多维矩阵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前觉得邪教离我们很远,直到看了这个视频!”在“芜湖正道”微信视频号上,“反邪小课堂”每次更新都吸引粉丝大量点赞,主播用芜湖人熟悉的方言,把邪教骗局类比成“免费旅游”“神医神药”等街头套路,评论区一片“原来如此”的惊呼。

芜湖市有关部门深谙“人在哪里,宣传就要到哪里”。如今,在线上:“芜湖正道”微信公众号、@芜湖反邪教微博账号年推送原创作品100余篇,日均浏览量30万次;反邪教数字科普馆内容丰富,在“无邪小金刚”的贴心导游下,手指轻点即可声情并茂地学习反邪知识,“助你寻亲”“有奖举报”“知识问答”等线上体验区年接待参观学习5万人次。在线下:反邪MG动画在公交车车载屏幕上循环播放;快递包裹贴着“拆封警惕精神控制”提示贴;全市还建成“市级基地+主题公园+社区站点”三级阵地体系。

▲芜湖市反邪教数字科普馆

不仅如此,更多“定制化”的反邪宣传方式正在补齐“最后一公里”的触达短板——为不识字的老人定制音频播放节目,方言广播将防邪知识变成“床边故事”;企业车间开设15分钟“微课堂”,职工参与率飙升至89%;田间地头响起《反邪农事顺口溜》,大喇叭让务农间隙成为学习时刻……

▲反邪教警示宣传进农村、进企业

专业筑基 全民共治凝聚长效机制

多年来,还有一支特殊的宣讲团不停在芜湖各地奔忙:既有政法干警用真实案例拆穿邪教话术,也有“少年宣讲员”以童声讲述科学精神,还有“银龄志愿者”在社区茶话会上分享防骗心得。曾受邪教裹挟人员也勇敢站出来,成为现身说法的“活教材”,他们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广大群众千万不要被邪教所蛊惑。

早在2017年,芜湖市有关部门便敏锐捕捉到传播载体的变革需求,率先在全省组建由34名专业人士构成的宣讲团,并破格吸纳30名少年宣讲员,让反邪声音跨越年龄圈层。正是专业力量与全民动员的交织,筑牢了芜湖反邪宣传的长效机制。如今,这套机制正在向全域和全民覆盖,全市337个社区设立反邪教科普e站,办事群众扫码即可获取防邪指南;菜市场季度评优、校园“反邪小卫士”评选、社区积分奖励等举措,让全民参与有动力、有回报。

▲宣讲团成员参与拍摄的反邪警示宣传片

从铁画铿锵的锻打声中,到菜场摊主的乡音吆喝里;从剪纸动画的斑斓光影间,到公园孩童的涂鸦墙上——近年来,芜湖市紧扣反邪教宣传教育主阵地,创新构建“分众精准传播、阵地全域覆盖、文化深度浸润、机制常态长效”四位一体宣传体系,推动反邪教宣传从“单向灌输”向“互动浸润”、从“单一载体”向“多元融合”转变。以防范意识为经、防邪理念为纬,织就的“民心之网”,正坚定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岁月安宁。

(责任编辑:紫霄)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