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清晨的阳光刚掠过帕米尔高原的山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伯勒斯放牧点便响起了摩托车引擎的轰鸣声。夏尼亚孜·托汗骑着警用摩托,车斗里装着反邪教宣传册和双语海报,沿着蜿蜒的牧道向深处驶去。“夏警官,又来啦!”牧民马木提·艾斯卡尔远远挥着鞭子,他的羊群正散落在草坡上。
“摩托警务服务队”民警去往牧区路上
夏尼亚孜刹住车,笑着递过一本画册:“马木提大哥,看看这个,里面说的‘歪门邪道’可不能信。前阵子邻县有户人家被骗着不看病,差点出大事。”马木提翻着画册,指着上面的案例问:“这说的是不是那些说‘祷告能治病’的人?”“对喽,”夏尼亚孜蹲在他身边,用柯尔克孜语细细解释,“生病得找医生,日子要靠自己干,那些瞎忽悠的都是想骗咱们的钱。”马木提重重点头:“我懂了,晚上我就跟帐篷里的乡亲们念叨念叨。”
警务室里的“反邪小课堂”
民警给牧民讲反邪教知识
7月23日,乌恰县公安局黑孜苇乡派出所库勒阿日克警务室的院子里,民警王喜峰正把反邪教标语贴在墙上。村民古丽巴哈尔·买买提抱着孩子进来,指着标语上的字问:“王警官,这‘邪教’到底是啥?”
王喜峰搬来小马扎,让她坐下慢慢说:“就是那些打着‘做好事’的幌子,实际上让你不上班、不照顾家,甚至跟政府作对的人。上次你说村里有人偷偷聚在一起‘念经’,还记得吗?那很可能就是邪教活动。”古丽巴哈尔脸色一变:“怪不得我男人说他们总不让外人靠近!”“对,遇到这种事马上跟我说,”王喜峰递给她一张联系卡,“咱们得让这些坏东西进不了村。”正说着,几个老人闻讯赶来,王喜峰干脆拿出宣传册,用双语给大家讲起了防范邪教的法子,院子里的笑声混着讲解声,传得很远。
女警吉丽迪孜·艾尔开西:牧区妇女的“贴心人”
“摩托女警”在牧区宣传反邪教并察看刚出生的“小羊羔”
“吉丽迪孜警官来啦!”6月4日,海拔3500多米的黑孜苇乡坎久干村阿克塔什牧场寒风呼啸,远远看到那辆印着警徽的黑白色摩托停在毡房前,牧民阿依古丽·托合提赶紧掀开门帘。作为队里唯一的女警,吉丽迪孜总能轻松走进牧区妇女的圈子。
“阿依古丽姐,最近有没有陌生人来村里说些奇怪的话?”吉丽迪孜一边帮她择着菜,一边轻声问道。阿依古丽摇摇头:“没有呢,不过前阵子我妹妹收到条短信,说‘信教能消灾’,我让她删了。”“做得对,”吉丽迪孜夸道,“这些短信、传单都是陷阱,就像咱们草原上的毒草,看着不起眼,碰了就麻烦。”她拿出手机,翻出反邪教短视频:“你看这个,里面教咱们怎么识别这些套路,等下我发到村里的妇女群里。”阿依古丽笑着点头:“有你在,我们心里踏实。”
所长吴优:织密牧区反邪网
牧民宣传反邪教并了解困难诉求等。
“吴所长,今天的宣传路线都安排好了。”5月16日,夏尼亚孜指着地图汇报。吴优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红点,那是牧区的定居点和放牧点。“重点去偏远的夏牧场,那里信号弱,信息闭塞,容易被钻空子。”他叮嘱道,“记得多跟老牧民聊聊,他们威望高,让他们帮着宣传,效果更好。”
说着,吴优拿起一件印着反邪教标语的马甲:“这是给巡逻队做的,让他们在放牧时也能提醒大家。另外,跟乡文化站对接下,把反邪教内容编进玛纳斯弹唱里,咱们的牧民就爱听这个。”
正说着,王喜峰打来电话:“所长,我们村好多村民今天都在警务室唠嗑,您要不要过来看看。”吴优眼神一凛:“好,我马上过去,正好村民多咱们宣传一下反邪教。”挂了电话,他望着窗外远处依稀可见的牧场:“反邪教就像守护这片草原,不能让一颗毒草坏了整座牧场,咱们得常抓不懈。”
“摩托警务服务队”每个月都会进牧区宣讲反邪教知识。每次阳光洒满牧区,摩托车的轰鸣声、牧民的笑声、宣传册的翻动声,在草原上交织成一曲守护平安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