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新闻 > 正文
守正创新 推动反邪教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反邪新视界”短视频展播活动亮点纷呈
时间:2024-12-27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邵 磊
字体:
创意新颖、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打开“反邪新视界”的大门。

12月24日,2024年“反邪新视界”短视频展播活动评审总结仪式在山西高平举行。自展播活动举办以来,各地公安反邪教宣传教育部门积极参与,创作了一大批制作精良、质量上乘的短视频作品。

经综合评审,50部作品获评优秀短视频,10个单位获评“优秀组织单位”,159部作品被评为“优秀参展作品”,全网点击量超过1600万次,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以案释法 真实案例触动灵魂

“曾经以为的‘信仰’,是吞噬幸福的陷阱;曾经以为的‘家人’,是邪教蔓延的工具……”这是短视频《灯》里主人公“李星”的自白。

曾经,“李星”受邪教蛊惑,在境外某邪教组织从事传教工作,还是团队里的骨干成员。后来,他在民警的教育感召帮助下,重回人生正轨,并主动参与到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中。

“李星”用本人真实的惨痛经历,揭露邪教危害社会、危害大众的本质,说服力更强,宣传效果更好。

真实的故事最为震撼。展播活动中,不少作品使用邪教组织内部活动的真实画面,给受众心灵带来巨大触动。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创作的视频《“老爸”的“天家”》使用了邪教“血水圣灵”的内部视频——

“这条通天的道路,只有我才能打通!”邪教头目叫嚣。

“老爸!带我们回天家!”邪教信徒疯狂呐喊。

邪教头目谎话连篇、蛊惑人心,邪教信徒盲目崇拜、丧失理智。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该邪教发展对象已面向中小学生甚至幼儿。

“左爷爷(邪教头目左坤)的职分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呦!”视频中,稚嫩的小朋友说出的话,令人毛骨悚然。

该视频以真实触动人心,令广大网友印象深刻,对邪教危害和蔓延程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此次展播活动中获评“最佳作品”。

还有一类作品,是取材于民警侦办过的真实案例,通过刻画邪教受害人上当的真实经历,推动提高群众识邪辨邪反邪能力。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联合知名博主创作的短视频《断崖》就是这样的作品。视频讲述了深夜一辆所谓通往“天国”的大巴车上,邪教团伙利用人们的困苦和欲望蛊惑人心,伺机敛财,就在车辆即将坠入“断崖”时,公安民警解救了车上人员,将邪教团伙一网打尽。

“我们想把更多的邪教手法展现出来,所以这个视频参考了多个案例,最终选择展示最主要的几种欺骗手法,例如,利用人们患病、亲人离世而进行诱导、蛊惑和欺骗。”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宣传科副科长吴玲玉介绍。

寓教于乐 喜闻乐见吸引群众

“信息碎片化时代,传播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我们创作的短视频采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利用反差感吸引网友注意。”公安反邪教“新媒体之星”代表、吉林省“四平警事”团队主创人员董政在评审总结现场分享创作经验时说。

让更多的人看到、记住甚至转发,这是众多创作团队的目标。

董政参与创作的3部短视频,或以志愿者的身份讲述邪教危害,或揭露邪教“觉觉功”“闭灯教”(均为虚构名称)骗取他人钱财的伎俩,内容轻松诙谐,赢得众多网友点赞。

寓教于乐,是不少团队的创作理念。事实证明,诙谐幽默的作品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此次被通报表扬的优秀作品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幽默为创作基调。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融媒体中心与陕西广播电视台合作,创作了一系列内容搞笑的短视频。其中,获评“最佳作品”的《揭批“全能神”短视频》结合当下网络“热梗”,以“重生之我在邪教当头目”为主题,把当下爆火的网剧主题、拍摄形式与反邪教宣传教育相结合,花式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时下网络最火的话题之一就是重生穿越,所以我们就想把趣味和宣讲相结合,让反邪视频有趣。”西安市公安局融媒体中心民警龙云介绍,在剧本创作中,他们不仅使用很多“热梗”,更把邪教“全能神”的各种有害特征巧妙嵌入,让大家看得到、看得懂,印象深刻。

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等单位创作的作品《拜见“大师”》,在幽默之外添加了夸张和反讽元素,将邪教精神控制有害培训的伎俩一一道出。

南通市公安局民警杨舒介绍,精神控制有害培训性质隐蔽,不仅敛财,而且通过“洗脑”对学员进行精神控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作品希望通过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警惕精神控制有害培训。”杨舒说。

许多创作者表示,真正接地气的宣传要做到入脑入心、做到深入浅出,群众爱看并且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遇到类似情况不再上当受骗,这就是他们创作的初衷。

跨界融合 多样形式百花齐放

“讲科学、识邪教,和谐共建;树新风、反邪教,使命同担;爱家庭、防邪教,河清海晏;法治国、惩邪教,国泰民安……”

一位旦角身着传统的戏服,用婉转抑扬的戏腔娓娓道来反邪教的故事——这是展播活动“最佳视觉效果作品”《上党梆子——古今穿越反邪教》里的情节。

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高平人爱听上党梆子,所以我们产生了这样的创意。”高平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王冠楠说,传统戏曲艺术与反邪教宣传教育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视频一上线就引起广泛关注。

展播活动中,许多作品将反邪教宣传教育与地方特色艺术形式相结合,正对当地群众口味。

天津市公安局河东分局报送的短视频《探清水河——反邪教版》采用了旋律悠扬的民间小调;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站前分局报送的作品《当神调遇上反邪教》中,民警唱起了二人转;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等单位报送的作品《“泉”民反邪》则采用了闽南四句……这些作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大家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增强了反邪教意识。

不仅传统艺术形式融合在反邪教短视频中,现代艺术形式也在展播活动中频现——音乐类短视频作品包括流行歌曲、RAP、喊麦等,绘画类艺术作品包括动画、沙画等。

四川省富顺县公安局民警邹铜鑫参与主创的短视频《迷途》此次获评“最佳作品”。该作品以沙画为表现形式,描写了一个从小被邪教蛊惑的青年在用祷告、祈福治疗一名小女孩失败后迷途知返的故事。

“沙粒的流动和变幻能够生动呈现故事情节,迅速吸引观众注意力。这种艺术形式充满表现力,特别适合讲述情感深刻或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邹铜鑫介绍。

参展短视频中,有的立足本地特色,有的突破地域群体限制;有的传统味浓,有的现代感十足;有的舒缓放松,有的震撼人心……丰富的反邪教内涵以百花齐放的形式呈现和表达。

“各地创作者创新工作思路和宣传模式,不断运用新媒体手段提升反邪教警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创作出了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视频作品。”公安部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公安反邪教部门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牢牢把握反邪教宣传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提高识邪辨邪能力,进一步筑牢抵制邪教侵蚀的思想防线。”

(本报山西高平12月26日电)

(责任编辑:江南)
打印关闭